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
积极贡献服务实体“期货方案”
2023南华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发布
8月16日,2023南华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
期货行业一直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尤其近几年,创新业务的发展为行业服务实体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工具和手段,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为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战略,推广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成果,引导期货行业担负起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南华期货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指导下,组织课题组编写了《白皮书》。通过自身实践,梳理与总结了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和实践路径,阐述了服务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一带一路”的典型案例,并针对当前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痛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展望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广阔前景。
《白皮书》显示,自2016年至2023年6月底,南华期货累计落地“保险+期货”项目264个,覆盖云南、海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17个省份,涉及农户358170户,脱贫户有47276户,期权赔付金额达2.18亿元。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在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南华期货始终坚持在合规运作前提下,挖掘自身专业潜力,凭借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类型,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目前,南华期货在“保险+期货”等工具的运用方面,项目服务广度已从产业链上游向中、下游主体扩展,服务范围从分散试点到全区域覆盖;服务深度力度不断延伸,并积极探索应用“保险+期货+N”模式,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农户。上个月,南华期货获得了明尼阿波利斯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格,这是南华期货继CME、LME、SGX、HKEX等九家清算会员资格后的第十个清算会员。这为南华期货持续服务于中资机构的海外清算业务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可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大商所市场发展部副总监纪彤国致辞时表示,南华期货是大商所的优质会员单位,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内实体企业。在大商所“农保计划”为广大农户打开风险管理“大门”的同时,“企风计划”也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出了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在市场培育和促进产业客户参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大商所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将持续打造丰富且高质量的涉农产品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着力推进市场服务提质增效。
北大荒农垦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垦区开发集团之一,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北大荒农垦集团张宏雷表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北大荒农垦集团通过多项措施和业务开展,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太平财险农险部负责人于威在做“‘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全面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太平财险与南华期货在原有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以“保险+期货/期权”创新项目为切入点,重新签署《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深化“保险+期货”服务涉农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不仅是期货行业的使命,也是保险业的初心与使命。”于威说,太平财险将与南华期货持续探索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金融工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创新金融工具为各类农户、新型农业主体等提供服务,为农户丰产增收、农村美农民富,贡献企业力量。
阳光农业农险部负责人李明波分享了阳光农业农险的主要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展望,他表示,阳光农业农险将在北大荒集团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与南华期货等企业的有效合作,积极落实大商所“农保计划”,引进全程托管、种养生产、订单农业、收储企业等涉及现货的主体参加,推动金融支农体系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阳光力量”。
黑龙江海伦市种植主体代表刘中华讲述了他与“保险+期货”的结缘过程。据他介绍,由大商所支持、南华期货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的海伦大豆“保险+期货”项目是我国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以来,覆盖面积最广、涉及现货量最多、单项目赔付额最高的大豆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刘中华希望更多的涉农企业能够了解期货,了解 “保险+期货”模式,尽早给乡村振兴插上“金融的翅膀”。
期货日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期货行业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在加快产品体系建设、助力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推进“保险+期货”业务等方面成效显著。《白皮书》的发布是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与探索,能够给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带来系统的理念和成熟的经验,也有助于碰撞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火花。
上一篇:国内纯碱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超4%
下一篇:铁合金 产量增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