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炒股网站
上半年国内期货市场整体发展稳健
未来行业服务质效将进一步提升
8月16日,中期协发布2023年上半年期货市场发展概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39.51亿手和26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1%和1.80%,半年累计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从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及主要合约品种全球排名情况看,根据国际期货行业协会(FIA)统计的成交量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球期货市场成交557.82亿手,同比增长44.68%。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7.08%,较2022年上半年占比7.9%下降了0.8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类品种成交量全球占比70.91%,较2022年上半年占比69.07%提高了1.84个百分点。
中国内地期货交易所中,郑商所、大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中分别居第6、第8、第9和第25位,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64.05%、4.77%、20.36%和10.86%。上半年全球各类期货期权品种成交量前20位排名中,中国品种在农产品品种中占17席,金属品种中占15席,能源品种中占5席,贵金属品种中占4席,其他品种(包括商品指数、信贷、化肥、航运、住房、通胀、木材、化工产品和天气等各交易所特有、非常规大宗品种)中占18席。
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货市场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增长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原因拉动:一是期货及期权新品种不断推出,增加了投资者可交易的标的。二是今年5月之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国内期市成交逐步回暖,尤其是在国家宏观政策转向积极之后,金融市场乐观情绪升温持续带动投资交易活跃。三是部分商品出现较大波动,吸引较多市场资金参与。四是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增长带动场内期货对冲交易量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我国期货品种上市继续提速。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共新上市了9个品种,包括4个期货品种和5个期权品种。其中,中金所上市了30年期国债期货;上期所上市了氧化铝期货、合成橡胶期货、合成橡胶期权;大商所上市了乙二醇期权、苯乙烯期权;广期所上市了碳酸锂期货、碳酸锂期权。截至目前,我国共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119个,其中商品类100个(商品期货68个、期权32个),金融类19个(金融期货8个、金融期权11个)。
“预计后续我国期货市场新品种将不断增加,其中绿色期货品种值得期待,如钴、石墨、电力和碳排放权期货等;此外现有的产业链延伸的上下游品种如成品钢材上游的镍铁、冷轧薄板、钢结构、中厚板等期货和期权品种也有可能接连上市。”程小勇说。
从国内期货公司业务开展情况看,截至2023年6月底,期货公司总资产1.76万亿元,净资产1890.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7%和7.84%,资本实力有所增强。具体到各业务,其中上半年经纪业务累计收入100.09亿元,咨询业务累计收入0.37亿元,资产管理业务累计收入4.83亿元,风险管理公司累计业务收入1083.94亿元。
程小勇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期货公司经营情况总体喜忧参半。未来期货公司发展将面临更多积极因素:其中国家政策支持将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将蓬勃发展;同时,随着实体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参与期货、期权市场套保的数量不断增加,期货公司客户权益有望继续增加;此外,更多新品种的上市、期货公司更多新业务允许开展以及期市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等都将给期货公司经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